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021年要加强货币信贷调控,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
1月11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蓉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截至2020年11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和各项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和13.2%,创历史新高。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表示,2021年将结合四川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速与四川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目标,加强前瞻性分析和窗口指导,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
2020年,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快速落地3000亿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5000亿复工复产专项再贷款和1万亿普惠再贷款,累计发放央行政策性资金超过500亿元。逆周期调节果断有力,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突破2000亿元。截至2020年11月末,全省社融规模和各项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和13.2%,快于全国1.4个和0.6个百分点,增量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5倍和1.2倍,创历史新高。
在稳企业保就业方面,截至2020年11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涉农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达到28.6%、18%、10.7%和28.3%。推动两项直达政策工具落地。11月,辖内法人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延期率达69.4%,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比例为29.5%,分别较6月提升22.1个和14.8个百分点。
为打好金融风险攻坚战,在全国率先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协作。大力支持推动四川银行组建。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建立省级绿色项目库。推动成都市正式获批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与成都市政府联合发布金融科技发展三年规划。
会议提出,2021年要加强货币信贷调控,结合四川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社融规模和信贷增速与四川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目标,加强前瞻性分析和窗口指导,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用好结构性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尤其是法人机构落实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政策。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排查和预警。有效管控重点领域风险,增强地方中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优化“适老”金融服务,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加大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天府信用通”平台建设,强化“三农”和小微经济主体信用救助。
红星新闻记者杨斌
编辑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