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应——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报道即日启动!大事小事烦心事,你提我办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正是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工作载体。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成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9月4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在督导调研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时再次强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出清单、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推动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在这个飒爽的初秋,一辆载着“民意”的直通车也鸣笛起航——
由成都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指导,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蓉城政事共同承办的“民呼我应——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报道即日起正式启动。我们将每月聚焦一个主题、每周聚焦一个领域,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推动全市各部门、区县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促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用“办实事”的实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今年上半年以来,成都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一桩桩一件件群众的身边事、大小事得到了切实解决;一系列民情民意、企业需求,得到了有效回应——
武侯区组建小区院落居民走访队伍、街面商家走访队伍和辖区企业走访队伍,三支队伍深入了解辖区居民、企业需求,形成机制,推动诉求解决;府青路三段的立交桥下空间多年来未被利用,成华区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周边3000多名市民的意见建议,对桥下“灰色地带”实施来活化,打造为运动空间;在双流区,成都芯谷片区员工反映上下班没有快速直达地铁公交线路,实地勘察之后,双流区专门开通了成都芯谷定制公交;在天府新区,企业服务专员走访得知中铁二局等几家企业职工抽不出时间办理工资银行卡后,直接协调到成都银行为企业员工办卡1800张!为推动“引才聚才”,成都住建系统高位推进人才住房建设,目前已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全覆盖,还构建了人才安居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
服务民生的好事,用心办;急难愁盼的问题,用情办;事关发展的要事,用力办!细微之处,皆是用心之举。一枝一叶,皆是“情”之所系。
▲府青路立交桥桥下运动空间
察民情访民意“民呼我应”专题报道即日启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已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为群众办实事,更需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为推动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即日起,由成都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主办,成都发布、成都商报、蓉城政事、红星新闻承办的“民呼我应——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报道正式启动。
报道将以“主题月”为模式,每月聚焦一个主题、每周聚焦一个领域,联合成都全市各级各部门,线上线下同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采用视频、图文、访谈等形式实时跟踪报道。
为群众办实事,要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第一步。活动将通过成都发布、蓉城政事、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等多个平台在线征集群众急难愁盼诉求线索。征集到的热点问题,我们将梳理后,联合各有关部门通过现场探访、实地调研等方式,以问题为导向,深入了解民意、推动问题解决。
活动期间,相关市级部门、区县负责人还将做客“民生直播间”,以视频访谈形式与网友进行线上交流,回答热点问题、回应民生关切。
首个“主题月”聚焦公共服务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事关每位市民的幸福感。“‘民呼我应’——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报道首个“主题月”也将聚焦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
地铁口到工作地的接驳公交能不能增加班次?家附近是否有望新建农贸市场、体育场?孩子快入园了,小区旁新建的幼儿园何时招生?……即日起,您关心的有关“公共服务”的大事小事,都可以通过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蓉城政事的“民呼我应”群众诉求线上征集平台留言给我们!
“公共服务”主题月将从9月23日持续至10月30日。期间,活动将分别聚焦四个“公共服务”细分板块,分别为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社保养老和文化体育。
9月23日到9月30日,将首先关注“公共服务”中的交通出行领域。活动将联合市成都市交管局、成都市交通局、成都市住建局、成都轨道集团、成都公交集团等部门单位进行现场办公,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公共交通领域的问题。
赶快点击二维码,说出你的烦心事!
红星新闻记者王垚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