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区区长袁顺明:优空间、建平台、促融合、抢赛道、强支撑
7月23日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要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筑牢战略支撑和物质基础。
在会议分组讨论上,成都双流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袁顺明表示,优空间”“建平台”“促融合”“抢赛道”“强支撑”将成为双流区接下来的重要方向。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我们将以西部科学城为牵引‘优空间’,双流区将加快构筑‘一核两区两走廊’创新空间布局,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载体。”袁顺明说。在这一方面,首先将聚焦生物技术等领域,推进生物安全P3实验室建设,打造全球医药健康创新创业要素汇集区,加快建设天府国际生物城创新策源“一核”。还将加快建设成都芯谷融合创新区、环高校创新活力区“两区”;以五环路为主轴两端延伸,以剑南大道、京昆高速为左右轴延伸,布局科研机构、领军型科技企业等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国际空港科技创新、科技合作“两走廊”,做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双流支撑。
同时,将以大科学装置为基础“建平台”。双流区将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手打造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更多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例如,支持核动力研究院“华龙1号”核反应堆一体化堆顶成套设备研制,推动核产业成果转化。
以共设悬赏制为突破“促融合”,也是接下来的重要方向。袁顺明表示,双流区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航空经济等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固链”关键技术创新,与企业共同设立悬赏金额、“揭榜挂帅”等,推动“卡脖子”重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同时,还将以布局新经济为重点“抢赛道”。具体如何“抢赛道”?袁顺明表示,将聚焦城市发展布局基础赛道,深度参与集成电路国际分工,积极引进集成电路核心企业;抢先布局工业互联网,进一步加强与华为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同时将聚焦城市竞争布局优势赛道,围绕新型显示、网络安全等优势领域,做强“人有我强”优势赛道。还将聚焦城市理想布局未来赛道,加大6G、量子计算、脑科学等前沿技术验证和储备。
此外,双流区还将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强支撑”。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重点支持天微电子等企业科创板上市。
红星新闻记者王垚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