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成都“双减”落地,哪些信号值得家长关注?
9月27日,成都“双减”政策正式印发。几个基础性概念,先给大家捋一捋:
什么是“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怎么减?成都这份“双减”文件显示,主要是从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培优提质、考试管理、校外培训五大方面,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策,它涉及到校内教育教学和校外培训的方方面面,多个领域,因此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
那么,对于家长而言,成都这份“双减”文件有哪些内容值得家长重点关注?又传递出了怎样的信号?对孩子求学的现状和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帮你勾画了重点。
重点1:作业管理再加码
区(市)县要建立作业管理监测督导机制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家长群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不少家庭辅导孩子作业时的痛点。
在成都“双减”政策中,关于作业管理的部分,政策提出,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规定有了,那么如何保证学校按此执行呢?政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分类监测,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作业管理监测督导机制,制定作业监测指标,加强对学校作业管理的日常检查、效能监测和督导,不仅如此,还要发布作业监测报告,并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保证规定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重点2:课后服务更完善
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2019年,成都市就曾出台《成都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推行课后服务。
此次成都“双减”政策,可以说对课后服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完善。比如政策提出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提供或联系提供托管学生晚餐。支持初中学校在工作日晚上开设晚自习班,非寄宿制学校晚自习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00。高中学校可参照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等。支持学校、社区、青少年宫、科技馆等参照暑期托管模式探索开展周末托管服务,服务内容以素质拓展为主,不得组织集体补课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这表示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可提供超过2小时的延时托管,进一步解决家长的接送难题。不仅如此,政策还支持学校、社区、青少年宫、科技馆等参照暑期托管模式,探索开展周末托管服务,为孩子周末等节假日提供更多有益的去处,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拓展眼界。
重点3:教师权利将得到保障
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周末托管等,家长轻松了,那么老师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成都“双减”政策对此进行了明确,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来保障教师学习、备课时间及休息权利。
在补贴方面,明确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
同时还提出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对平时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其实这种模式,对于各位上班族家长们来说,应该很容易理解,再通俗点说,“多劳多得,弹性作息,昨天加了班,今天就可以晚点来,年终考评时向最辛勤的员工优先倾斜。”这样一说,是不是好懂了。
重点4:入学政策会有优化
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
“双减”的负担减下去了,想必家长们一定会问,那孩子升学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成都“双减”对入学政策进行了优化,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总的来说,这样的优化和引导也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
首先,从入学政策来说,成都“双减”提出,要研究完善指标到校生政策,稳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这意味着,初中没有择校的学生,可以更大范围地享受到这项升学“福利”,家长不必再一味地追求初中名校,给予孩子不必要的升学压力。不仅如此,成都还会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工程,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让孩子和家长无需因为中考而过度焦虑。
考试内容方面,学科培训都不能超标超前,那么学校考试内容自然也会要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禁止超前进度考试。同时,成都还会推进中考制度改革,中考命题将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
所以说,“刷题”行不通了,还是多带孩子开拓眼界,培养能力吧。另外,小升初别再光盯着热门学校,非热点学校也越来越值得关注了。
重点5:培训机构实名制管理
学员参训情况将纳入学校综合评估及认可度评价
成都“双减”政策提出将依托国家、省级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完善教育综合执法、部门联合惩戒、培训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施校外培训机构教师、职员、学员全员实名制管理,提高监管效力和水平。
培训机构登记信息应经未成年人监护人同意,不得过度收集学员信息,并应对学员信息采取严格保护措施。违法处理学员信息或者未履行信息保护义务的,依法予以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实名制管理不仅关乎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它与学校教育教学也存在着关联。
政策提出,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分析和应用学员参训情况,将结果纳入学校综合评估及教师教育教学认可度评价。这无疑是倒逼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压实学校履行好教育教学的主体责任。
重点6: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
龙泉、金堂试点培训预收费全额资金监管
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保障家长的资金安全,成都“双减”政策提出了支持龙泉驿区和金堂县试点培训预收费全额资金监管。
也就是说家长付的这笔培训费用,并不会直接打到培训机构的日常账户上,而是全部打入培训费资金专户,这个专户会与开户行签订监管协议,培训费资金专户相关信息也会依法依规予以公开,从而形成事前预警、事中预防和事后防范的机制。
同时,政策还支持和鼓励校外培训机构探索“先消费、后付费”“一课一消”培训收费模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家长的财产安全。
红星新闻记者张瑾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