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自2013年起,累计854万人次的被执行人迫于失信惩戒压力主动履行债务
时间 • 2025-11-11 16:50:05
司法
执行
案件
合法权益
产权
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最高法审委会副部级专委刘贵祥答记者问时说,自2013年实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来,累计有854万人次的被执行人迫于失信惩戒压力主动履行债务。
▲刘贵祥
刘贵祥介绍,从2013年到现在,全国法院共审理民商事案件9645万件,办理执行案件583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共10万亿余元,有效维护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在强化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方面,刘贵祥提到,尤其是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坚决防止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慎用强制措施,严禁超标的查封、乱查封。
依法整治侵犯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发布了五批保护产权及纠正冤错案的典型案例,从2016年到2020年,甄别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190件237人,其中依法纠正的张文中等案件,进一步营造了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
“广州中院今年开庭审理了首例中小投服代表5.5万名投资者对康美药业提起的特别代表人诉讼,拉开了我国证券集体诉讼的序幕。”刘贵祥说,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决遏制财务造假,加大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的成本,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刘贵祥表示,目前,最高法正着手修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起草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统一民商事案件特别是金融案件的裁判标准,增强民商事案件裁判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进一步健全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错机制,持续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