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神算子”助力,这次泥石流被提前两小时成功预警!
8月23日凌晨4时左右,因短时强降雨,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群英村的青碉楼、张家坪子沟、老鹰岩沟和王家坡分别发生规模不一的泥石流灾害,导致36户172人受灾,经济损失60余万元。因预警及时和提前组织人员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次灾情中,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利用自主研发的“山地灾害风险模拟与险情预报系统”,与省修复防治院构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短临预警互补联动,于23日1:50在四川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凉山州地质灾害工作专班提前2小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地方政府组织人员疏散撤离赢得了宝贵时间,实现了精细化预报预警和人员“0”伤亡。
“山地灾害风险模拟与险情预报系统”通过与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和凉山州地方政府等部门合作,开展业务化运行。2022年已成功预警包括凉山州西昌市琅环镇、金阳县对坪镇等多起山洪泥石流灾害。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乐跃镇群英村泥石流灾害现场
而这精准预报的背后,离不开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以下简称:成都超算中心)的算力支持。
2021年,成都超算中心针对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具体需求,完成了技术适配和移植,在基于国产自主的CPU+DCU异构硬件生态上完成了技术适配与移植,解决了因汛期降雨量过大造成的山地灾害高发、频发导致算力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模拟精准度。
据了解,基于成都超算中心CPU和DCU大规模并行计算算法,单条泥石流沟道的计算效率比常规模型计算效率提升30倍左右,可用于数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数千条小流域精细化全过程模拟。
目前,成都超算中心的算力可以达到每秒钟10亿亿次,主机性能位居全球前十,自2020年9月投运以来,成都超算中心坚持“立足成都、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先后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35个城市的760余个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服务领域涵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30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同时,成都超算中心完成用户计算任务数超1900万个,协助招引企业80余家。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图据成都超算中心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