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近两万只!今年这些水鸟在成都平原“过年”,青头潜鸭数量创纪录

时间 • 2025-11-05 10:52:01
成都
越冬
调查
平原
记录

今年,来成都平原“过年”的水鸟多了近2万只,达到52736只,为近年新高。

1月9日,第六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在成都、德阳、绵阳、自贡、眉山、乐山、雅安等七个市州同步进行。记者刚刚从成都观鸟会获悉,经过昨晚的数据汇总,本次调查共记录到67种物种。

其中,德阳和雅安均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鸥,系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新增鸟种记录,也是同步调查以来记录到的第82种水鸟;成都锦江、新津岷江、崇州西河、青龙湖、北湖、泉水湖和德阳旌湖及名山百丈湖均记录到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共计12只,为历年之最。

▲越冬水鸟群图据成都观鸟会

个体数量创新高,这些稀客都来了

1月9日下午1点左右,在邛崃一处调查样点,正在记录鸟类的成都观鸟会工作人员还没顾得上吃饭。“太冷了,还下雨了。”工作人员呼了口气,搓了搓手,继续握着冰冷的望远镜和相机进行观测。

“今年我们负责的区域更换了4个样点。”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介绍,被换掉的4个样点之前记录的水鸟数量不足百只,今年根据平时观测,重新确定了4个水鸟数量更多的样点。因此,这次的调查样点基本都有百只以上水鸟,样本足够丰富。

为进一步掌握成都平原越冬水鸟的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反映成都平原地区湿地生态现状,第六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于1月9日在成都、德阳、绵阳、自贡、眉山、乐山、雅安等七个市州同步进行,共有100余人组成近30支调查队伍,于1月9日8点开始调查工作,至当日18:00结束。

据统计,本次调查共记录水鸟52736只,个体数量多于第五轮的34179只,为近年新高。其中,成都片区20025只、德阳片区5209只、绵阳片区22134只、自贡片区218只、眉山片区1001只、乐山片区1287只、雅安片区2862只。

物种多样性方面,本次调查共记录到67种,与第五轮的69种相近。黑鹳、中华秋沙鸭、斑头秋沙鸭、花脸鸭、鸳鸯、黑颈??、角??、鹮嘴鹬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均有记录。

▲中华秋沙鸭摄影:汤开成

▲青头潜鸭摄影:邹滔

▲小鸥摄影:李涛

本次调查在第五轮的基础上,对调查区域进行了优化调整,涵盖了湖泊、水库、河流、水田等主要湿地类型。成都片区新增加了东安湖、泉水湖等区域,在调查中还根据实际情况又增加了几处调查点位,成都片区实际调查区域超过30个。绵阳片区除了涪江沿线之外,还涵盖多个水库及江油、北川、安州、三台、平武等若干区域,调查区域大幅增加。

“虽然时间只有一天,工作量可不小。”沈尤表示,每年11月前后,越冬的水鸟会陆续抵达成都平原,现在基本都到齐了,正好可以开展调查。据悉,本轮调查也拉开了2022年度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序幕。

未见水鸟异常死亡现象

完整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是吸引水鸟的必要条件,水鸟正是水生态环境一项重要的健康指标,越冬水鸟调查就像水生态环境的“定期体检”。

“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沈尤介绍,通俗地讲,游禽在深水区活动,例如角鸊鷉、凤头潜鸭等;涉禽在浅水区活动,比如大家常见的白鹭等。不同种类的水鸟食物也不同,有的吃鱼类,有的吃水生植物,还有的吃螺蛳等底栖生物。湖泊河流具备浅滩深水以及完备的生态链,才会吸引到更多种类的水鸟前来过冬。水鸟的种类越多,说明水生态环境的“身体”越健康,可以满足不同“住户和食客”的需求。

▲越冬水鸟群图据成都观鸟会

除了对越冬鸟儿的数量以及种类进行监测,在监测记录的过程中,受伤及死亡的鸟类也是调查的重点之一。如果发现有鸟类受伤以及死亡的情况,调查人员也会对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一些鸟类疾病,并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大面积发生。同时,开展越冬水鸟调查,也是希望让更多人在欣赏鸟类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它们,更好地保护他们。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行为也会对鸟儿产生影响。

今年是开展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的第6个年头。从鸟种及数量上看,个别调查区域呈现一定幅度波动,但从整体上看,成都平原越冬水鸟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在调查中未见水鸟异常死亡等情况。“但个别城市及河段建设施工、钓鱼、涉水旅游等对水鸟安全越冬造成一定程度威胁。”沈尤说。

红星新闻记者林聪

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