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下发通知,防止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
8月31日,国新办就“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在会上介绍了“限拆令”的有关情况。她介绍,为了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老路,住建部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天已正式印发实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
黄艳表示,城市更新的内涵应该是要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以及品质提升,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城市更新政策、机制,谋划了不少推动城市更新落地的项目。但同时,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有悖初衷的苗头,比如开始计划大规模拆除旧城旧区,有的地方还发生了大规模砍老树的现象。
为了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老路,住建部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个文件近期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知》今天已经由住建部正式印发实施。
黄艳提到,要划出城市更新重要底线。一是要控制大规模拆除。在老城区里面,除了违法建筑还有经过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的,不能够大规模、成片、集中地拆除现有建筑,这是对拆除的要求。二是控制大规模增建。老城区本来就密度高、强度大,要防止加剧城市交通、市政安全等环境承载压力。三是尊重居民意愿。不大规模异地拆迁,支持就地就近安置,鼓励房屋所有者、使用人都来参与城市更新,主要是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家园的模式来推动城市更新。四是控制住房租金涨幅。有些地方大拆大建后,给群众租房带来困难,所以要降低市民尤其是低收入困难群体租房子的成本。此外,要保留城市记忆。尽量保留、改造、利用既有的建筑,不随意移迁拆除已经认定的历史建筑、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鼓励采用“绣花功夫”来织补、修补、更新,保持老城区的格局和肌理,坚持低影响的更新建设模式,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
黄艳表示,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主要是要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先行,不增加地方隐性债务,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推动由过去的单一“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新,尤其是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更注重补短板、惠民生的里子工程。
她表示,下一步,将推进城市更新试点,探索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径,推出一批示范项目。
红星新闻记者王田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