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回应董事长遭立案调查:50亿定增“遇阻”将自筹资金投入 董事换届程序正常推进
在公告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后,7月21日早盘,“负极一哥”贝特瑞一度大跌6.2%。
21日凌晨,贝特瑞火速回复北交所问询函,指出“董事长贺雪琴先生涉嫌内幕交易标的并非本公司股票,也不涉及北交所股票”,“被立案调查未影响贺雪琴在公司的正常履职。”
不过,贝特瑞正在推进的50亿定增,却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上市公司不得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情形包括,“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一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北交所公开谴责;或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
7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了贝特瑞证券部。接线人士确认,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影响了公司定增事项的推进,“
50亿定增受波及
随着董事长被立案调查,贝特瑞的50亿定增迎来重大不确定性。
一个月前,贝特瑞曾发布定增草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
据了解,该笔定增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第一期),年产5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套项目,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一期),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公告称,
目前贝特瑞也在紧急筹备预案。
其在公告中直言,“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如果募投项目全数使用自有资金,对于贝特瑞来说或有些吃力。
根据贝特瑞2022年一季报显示
而此次定增受到波及,或对贝特瑞的产能瓶颈的及时缓解或有所影响。
对于此次定增,贝特瑞直言“公司作为负极材料连续多年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的厂商,产品需求持续旺盛,现阶段已面临负极材料产能瓶颈”,“亟需通过实施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行负极材料产能扩产缓解产能瓶颈,继续巩固并提升市场地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快充技术发展和续航里程焦虑、4680大圆柱电池带动有用更大理论比容量、快充新能优异的硅基负极在动力市场需求快速上量。不少市场人士预测,硅基负极将成为锂电材料升级的必经之路。
国内厂商中宁德时代、力神、国轩高科、比亚迪、比克动力等电池企业都在加快硅基负极电池的研发和试生产。其中承接国家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专项的宁德时代、力神、国轩高科均已通过项目中期验收。
而在一众材料厂商中,贝特瑞的硅基负极性能最为领先,目前已进入松下供应链,为特斯拉的动力电池配套。目前贝特瑞现有硅基负极产能3000吨/年,新扩建产能2000吨/年,预计今年下半年投产。
不少市场人士预测,贝特瑞定增的“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有望抓住4680大圆柱的爆发拐点,维持公司硅基负极龙头优势。而董事长被立案调查显然给这一计划带来变数。
“董事换届”程序正常推进
“
而眼下,正是贝特瑞董监高换届的重要时期。
7月13日,贝特瑞曾发布《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公告》等,指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已届满。
贝特瑞公告也指出,贺雪琴先生为新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作者:杨坪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