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四川电视节开幕,业内人士畅谈广电视听未来发展
2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第十六届)四川电视节在成都开幕。自1991年创办以来,四川电视节已走过30余年历程,成为享誉中外、具有广泛品牌认知度的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活动。
本届电视节以“融屏聚力·智创未来”为主宣传语,围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内容创作、媒体融合、科技创新、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国际传播等行业重点策划活动,继续加强国际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同时,紧跟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开放性、互动性、产业性,打造更高水平的对外交流平台、形象展示平台、商务合作平台、产业振兴平台,努力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今日上午举行的“电视业创新发展与生态建设高峰论坛”上,来自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机构主要负责人,就以“新服务新生态,引领新发展”为主题,对广电视听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在演讲中提到,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宣传、内容生产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作为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舆论阵地,在党武装自己、宣传群众,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贺辉分享了湖南发展音视频产业的设想。在他看来,音视频产业作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型业态,既是新兴产业,又是朝阳产业。涉及产、编、播、传、写五大环节,领域多,业态广。
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在《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广电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分享中谈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随着广大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电视行业陷入了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她提到,一定要把握科技浪潮,用科技赋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葛莱提到优质内容的重要性。聚焦传统文化,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守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用现代的视听语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活起来,火起来。比如文化节目《出圈了长江》《非来不可》,“《非来不可》是走进各地来进行文化探访,前不久还到了成都,那档节目也做得非常出圈,我们就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深度呈现中华大地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葛莱还提到,在当代文化方面,聚焦火热时代,记录生动的时代场景,讲述动人的奋斗故事。《我在岛屿读书》把作家请进来,制作不太综艺的综艺,让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子夜外卖》讲述的是普通外卖小哥他们的人生故事、追梦故事,描摹当代中国充满烟火气、正能量的奋斗途径;《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从一个女孩15年的成长经历来折射出脱贫攻坚的这样一个伟大创举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正在筹划新一年的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将致力于深度的融合科技与文化,唱响以奋斗点亮幸福的主旋律。”
据悉,本届四川电视节期间还将围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内容创作、媒体融合、科技创新、智慧广电、产业发展、国际传播等行业重点,举办“光影相伴·岁月如歌”电视音乐晚会、新时代电视剧导演创作论坛、中国AIGC(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视听发展论坛、有声阅读发展论坛、“时代光影西部飞扬”改革发展研讨会暨川渝影视产业推介活动、青年演员和经纪人培训班、广播电视传媒广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艺术家采风以及“新平台新内容新生态”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
红星新闻记者邱峻峰编辑苏静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