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上涨近8元 公斤!“二师兄”到底怎么了?
截至7月1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达到46.58元每公斤。就在一个多月前,也就是5月29日,全国猪肉均价为38.65元每公斤。一个月的时间,涨了7.9元,涨幅超过17%。
而就在三四月份,猪肉价格还在一路向下。“二师兄”到底怎么了?
猪价出现季节性反弹
从5月底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已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一拨止跌反弹的行情。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
·全国集贸市场生猪价格自今年2月份第3周的37.51元/公斤,跌至5月份第3周的28.89元/公斤,累计下跌24.0%,之后连续5周回升。6月第4周为33.35元/公斤,连续5周上涨了4.86元/公斤,涨幅达17.1%。
·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从今年2月第3周的59.64元/公斤,连续14周下跌至5月第4周的45.98元/公斤,累计下跌23%,之后连续4周回升。6月第4周为49.89元/公斤,4周累计上涨3.91元/公斤,涨幅达8.5%。
此轮上涨有一个特点,就是产区生猪价格涨幅较高,主销区涨幅相对较小。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陕西等产区5周累计上涨超过6元/公斤,其中山东和河南涨幅约8元/公斤。主销区广东省生猪价格涨幅在3元/公斤左右。
由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目前国内的生猪调配范围普遍在300公里以内,因此猪肉价格受地域影响较大,不少地区的猪肉零售价格涨幅可能接近30%。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商品猪供给偏紧局面仍然较突出,而猪肉消费尽管已经明显增加,但仍处于恢复过程中。
为啥价格反弹?
“每年5、6两个月份历来是猪价季节性反弹的时间节点,当前商品猪供给仍偏紧,加之餐饮和复产复课,端午节部分屠宰企业备货,鲜猪肉需求有所增加,猪肉价格和生猪价格出现季节性反弹,是正常现象。”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说。
新湖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燕杰表示,反弹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的生猪供应相对比较紧缺,这拨价格上涨也是生猪价格先开始。另外,前段时间猪肉价格下跌很多,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养殖户压栏不出售的现象。
除此外,下游屠宰工场的亏损也是猪肉涨价的原因之一。虽然养猪业正处在大好行情之下,不过工厂毛利却出现了大幅下降,鲜品屠宰亏损严重。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由于屠宰场有长期固定客户,每天的屠宰量较为固定,因此在生猪紧缺的情况下不得不高价收猪所致。
猪价上涨,屠宰企业生猪收购成本增加。成本增加后,猪肉价格跟随上涨。
猪肉价格或先微涨后回落
“猪价存在一定季节性的上涨空间,但整体而言,超越前期历史高点可能性不大。”对于后市,朱增勇这么预判。
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王亚男也表示,7月生猪供应量仍偏紧,猪价有小幅上涨可能。而进入8-11月,养殖企业生猪复产的效果将陆续显现,生猪供应量逐步增加,猪价有下滑的可能。受此影响,猪肉价格或先微涨后回落。
截至6月23日,政府储备肉今年已投放22次,累计达41万吨。后期储备肉仍将会多频次投放市场。此外,当前冻猪肉库存量仍较充裕,8月和9月份是冻品出库高峰,将有效抑制猪价上涨。
来源: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央视财经
编辑、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