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2家公墓推出1429个生态葬免费墓(格)位,生态葬逝者家属可申请奖补
不竖碑,不留坟头,在金沙陵园的桃花树下,6位家属怀抱着木盒静默肃立,举办了一场集体公益葬仪式。上周末,在成都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锦江区民政局、三圣街道办事处主办,金沙陵园承办的金沙陵园第十届免费生态葬活动举行。
3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处得知,2024年成都市为创新推动绿色殡葬工作,指导全市32家公墓机构免费向市民捐赠1429个节地生态安葬墓(格)位。
▲生态葬区域
走进金沙陵园,没有香烛纸钱燃烧弥漫的烟雾,只有清新的环境和满目青翠的草木。临近清明节,记者观察到,一整个上午,陵园门口人流量如织,但大多数祭奠亲人的家属只带着几束鲜花,陵园始终保持着干净、整洁和肃穆。
记者从陵园方了解到,为落实生态环保绿色殡葬,建设新型文明绿色的生态花园式陵园,今年,金沙陵园向社会免费提供100个生态树葬墓位,并逐步扩大和丰富惠民形式,陵园鼓励和引导群众采用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式,劝导群众采用敬献鲜花、黄丝带寄语等生态文明的方式,缅怀死者、寄托哀思。
6位家属报名参与了金沙陵园第十届免费生态葬活动。据金沙陵园业务部经理刘丽娜介绍,本次生态葬采用的木盒可循环利用,木盒里装有的环保袋为可降解的环保材质,埋葬后,骨灰将真正与大地、鲜花融为一体,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金沙陵园
记者从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今年实施节地生态安葬,符合下列要求的将予以奖补。
符合要求的包括塔葬、壁葬,安放符合标准尺寸的骨灰盒;花葬、树葬、海葬、草坪葬,应使用可降解骨灰盒或直接将骨灰散放在穴位中或规定海域;一穴安放3个及以上骨灰,墓穴应小于法定墓穴占地面积,可以使用骨灰盒;不保留骨灰,逝者家属应先向具有骨灰处置权的殡葬服务机构申请,由殡葬服务机构统一按不保留骨灰方式进行处置。
据悉,成都市户籍居民逝者在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后(以安葬证明开具时间为准)6个月内,逝者家属可向逝者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或镇(街道)提出补贴申请,对采用塔葬、壁葬、一穴安放3个及以上骨灰等节地葬方式安葬的成都市户籍逝者,给予一次性奖补1500元;对成都市户籍逝者采用花葬、树葬、草坪葬、不保留骨灰等生态葬方式安葬的,给予一次性奖补3000元。
提出补贴申请时,请提交下列材料:1.逝者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居民户口簿(户籍证明)原件。2.逝者死亡证明及火化证。3.正规公墓机构开具的逝者节地葬生态葬安葬证明、安葬合同、安葬发票及相关佐证资料;选择不保留骨灰方式的,需提交殡仪馆出具的《不要骨灰证明》及相关佐证资料。4.逝者家属有效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户籍证明)原件。5.逝者家属银行卡复印件。申请资料经区(市)县民政部门审核无误后,逝者节地生态安葬奖补于次月底前拨付至逝者家属银行卡内。具体申领事宜可咨询逝者户籍所在区(市)县民政部门。
2024年全市32家公墓机构节地生态安葬墓(格)位捐赠详情如下:
红星新闻记者昌娟部分图片由金沙陵园官方提供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